澳大利亞人愛上中國蘑菇
“堪培拉晝夜溫差大,是種植蘑菇的理想場所。”正在自家農場的蘑菇大棚里忙碌的吳鵬輝告訴本報記者。這片位于澳大利亞的40英畝(相當于240畝)“蘑菇王國”里,種植著香菇、平菇、金針菇等這些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菌類產品,它們在大棚里被采摘下來、包裝好、貼上標簽,然后銷往當地市場,成為澳大利亞人餐桌上的菜肴。
福建人吳鵬輝2009年買下了這片農場,憑借較大規(guī)模、過硬的技術和多樣的品種,農場已經發(fā)展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亞洲菇生產基地,目前每周產各種蘑菇約3噸。
“我的家鄉(xiāng)福建是傳統的蘑菇種植大省,有先進的種植理念、技術和經驗。我種植蘑菇的技術和原料全都來自中國,沒有家鄉(xiāng)技術團隊的支持,我可能都不會進入這個行業(yè)”,吳鵬輝說,祖國親人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優(yōu)勢。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帶來的通關和運輸便利讓吳鵬輝的農場受益匪淺,3年前生產蘑菇的原料從國內運到澳大利亞要一個月,現在只要兩周左右就可運抵。
由于種植難度大,人工成本高,澳大利亞市場上銷售的蘑菇價格普遍較貴,一盒100克的蘑菇售價在5澳元(1澳元約合5.3元人民幣)左右。亞洲蘑菇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時間并不長,很多當地人對亞洲蘑菇依然感到陌生。為了把美味的亞洲菇推銷出去,吳鵬輝帶領員工到各個農貿市場搞推銷,舉辦各種講座活動,增加當地消費者對亞洲菇的了解。“我在農場接待過很多當地人,用我們中國的烹飪方式做了各種蘑菇菜肴供他們品嘗,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我希望今后能夠在美食方面多做引導,讓澳大利亞人真正享受到蘑菇的美味。”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澳大利亞人也開始喜歡上這些來自中國的美味蘑菇了,市場對亞洲菇的需求量在上升。“這就是機會,”吳鵬輝說,“只有產量上去了,種植規(guī)模擴大了,成本和售價才能降下來,蘑菇才會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現在,吳鵬輝的農場生產的香菇、杏鮑菇、平菇、金針菇等十幾個品種已經成功打入當地大型超市,很多悉尼的批發(fā)商也前來采購。
只有不斷進行技術更新,才能引領行業(yè)的發(fā)展。吳鵬輝計劃下一步不僅要擴大農場規(guī)模,還要進行蘑菇產品的深加工,力爭半年內推出干品和即食品。等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了,就會考慮與周圍的農場開展互助合作,造福當地社區(qū)。吳鵬輝還打算成立一個蘑菇協會,把當地的蘑菇種植者組織起來,不僅彼此間可以相互學習種植技術,更可以與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科研機構合作,開發(fā)新的蘑菇品種。
近年來,中澳兩國農業(yè)領域的合作呈現加速發(fā)展趨勢。在自貿協定生效等有利因素的帶動下,紅酒、牛肉、海產品和奶制品等大量高質量澳大利亞農產品源源不斷輸往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投資也使澳大利亞的農牧業(yè)煥發(fā)出更大生機。《悉尼先驅晨報》日前報道說,過去一年,由中國投資者全部或部分持有的澳大利亞農場面積大幅增長,目前約為1440萬英畝,成為僅次于英國的第二大國外持有者。
悉尼大學商學院教授杭智科認為,澳大利亞農業(yè)長期資金短缺,中國投資者的到來有助于緩解這一困境。澳大利亞全國農民協會主席芬利認為,外國投資能夠提高澳農業(yè)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如果將中國資金和澳本地生產方式有機結合,雙方就能夠實現互利共贏。
來源‖人民日報